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 誠信為本,市場在變,誠信永遠不變...

第一系列

當前位置: 博魚體育 > 產品中心 > 第一系列

第四屆機械史與機械遺產學術研討會在京博魚體育召開

發布時間:2023-07-23 點擊量:999

  博魚體育7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史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承辦的“第四屆機械史與機械遺產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來自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東華大學、山西大學博魚體育、云南農業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北京市委黨校等機構的專家學者、研究生等共 40 余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機械遺產是機械技術與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留存的重要文化資源。認定與保護中國機械遺產有利于增強創新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傳承中華文脈、提升國民科學文化素養。

  機械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普與評價處副處長劉惠榮介紹,為推動中國機械遺產保護和利用,挖掘我國機械遺產的內涵和價值,研究中國機械為人類文明所做的重要貢獻,推動機械遺產保護與產業融合發展,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自2021年起組織開展中國機械遺產(Chinese Mechanical Heritage)認定工作。

  秦陵銅車馬博魚體育、勾綜式提花織機模型、漢陽造步槍、中央機器廠千分尺、解放牌CA10型載貨汽車和1.2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等共7項機械遺產入選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評選的首批中國機械遺產名錄。

  本次研討會正式會期一天博魚體育,共有12個學術報告,分為上午組和下午組進行。上午組共5個學術報告,分別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南開大學張柏春做題為“中國古代機械技術體系的形成”的報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方萬鵬做題為 “《閘口盤車圖》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從社會文化維度解讀中國古代水力機械的一個嘗試” 的報告;天津大學陳印政做題為“北洋大學機械學科的創建與早期發展”的報告;清華大學游戰洪做題為 “漢代弩機技術復原試驗中的數據測量與性能驗證” 的報告; 景德鎮陶瓷大學吳軍明、蔚永輝、韋有明做題為 “明代景德鎮制瓷陶車研究” 的報告。

  下午組共7個學術報告,分別是天津大學蘇軒做“近代大牽伸技術向中國的轉移”的報告; 內蒙古師范大學徐子欽做題為“活性污泥法在上海的引入”的報告;清華大學秦晉、楊艦做題為“葉在馥與川江輪船設計的改進”的報告;云南農業大學宋雨軒做題為“中國對越南農業機械技術援助研究(1955-1978)”的報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李昕、孫烈做題為“中國球墨鑄鐵的早期研制與運用”的報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姜全武、孫烈博魚體育、吳世磊做題為“德國MDO車床及其在物理晶體學中應用”的報告;內蒙古師范大學劉超做題為“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與發展”的報告博魚體育。

  機械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成智主持閉幕式。機械史分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馮立昇,機械史分會主任委員張柏春研究員分別進行了總結致辭。(宋雅娟)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